典故说春秋4:“其乐融融”,母子间的恩怨情仇

“黄泉相见,其乐融融”这一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郑庄公和她的母亲身上,并且被记载在了《左传》里。

上回说到,公子吕在离开庄公之后,心里总觉得不安,所以又专程去拜访了祭足,祭足听完公子吕的讲述,胸有成竹的给公子吕出了一计,顿时让公子吕眉开眼笑。

第二天,公子吕就来见庄公并对他说:“太叔在京城不断的招兵买马,其篡逆之心已是昭然若揭,但他之所以一直隐忍不发,正是因为有主公在都城坐镇,使他有所忌惮。主公如今要是借口外出,那太叔一定会趁着都城空虚之时与夫人里应外合,趁机起事,主公便可暗中派人在城外守候,对往来于京城的人严加盘问,一旦查获了太叔与夫人联络的书信,那主公不仅可以名正言顺的讨伐太叔,而且还能掌握太叔反叛的具体计划,从而确保一举将其消灭。”

典故说春秋4:“其乐融融”,母子间的恩怨情仇庄公听完公子吕的计策后内心大为欢喜,不过表面上却依旧故作镇定的说:“既然叔父已经计划好了,那就按叔父说的做吧。”

过了几天,庄公就在朝会时对众人说:“寡人身为天子的卿士,理应时刻守候在天子身旁,但近来由于国事繁忙,我已经很久都没有为天子尽忠了,这有失我作为臣子的身份。如今国内安稳,百姓们安居乐业,正是我去朝觐的最好时间,我决定明日就起身前往洛邑,我走之后,国中一切大小事务都由祭足决断,你们要好生听命。”

到了第二天,庄公果然就带着贡粮、布匹以及随行的仪仗队等,大张旗鼓的离开荥阳,向着洛邑方向走去。

姜氏得知庄公离开之后大喜过望,立刻写信给太叔,叫他近日加紧准备,一定要趁庄公去往洛邑之时一举拿下荥阳,完成自己多年的心愿,于是母子二人便约定于当年五月共谋大事。

一切商议停当之后,太叔就一面让自己的儿子公孙滑带着重金到卫国去请求支援,一面亲自整顿兵马,等到约定期限差不多时,太叔就率领大军星夜兼程赶赴荥阳,而摆在他面前的,正是他已经觊觎了很久的君位。

可让太叔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出发之后还不到三天,他留守在京城的人就骑着快马从后面追了上来,告诉他说京城已经被公子吕占领了。

典故说春秋4:“其乐融融”,母子间的恩怨情仇那公子吕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京城?原来庄公在离开荥阳的当天,就已经派人在城外埋伏,太叔与姜氏往来的书信全部被他截获,在弄清楚了太叔起事的具体时间后,庄公就密令公子吕率领两百余两战车悄无声息的驻扎在京城郊外。

等到太叔踌躇满志的离开京城后,公子吕就挑选了几个口才好的人假扮成百姓模样,带着太叔窜逆的书信混入城中,然后大肆宣传庄公施政的恩惠和太叔的种种不义行为。

而庄公之前所欲言的“多行不义必自毙”此时也得到了印证,京城的百姓在听说了那些人的讲述后,纷纷背叛太叔而倒向了庄公一边,等到公子吕率领部队攻城时,百姓们主动打开城门迎接公子吕,因此公子吕仅仅用了两天多的时间就占领了京城。

太叔得知京城失守的消息后大惊失色,慌忙与身旁的谋士商议,谋士告诉他说:“子封既然能够趁我们出兵之时伏击京城,那说明主公对我们早有防备,如果我们攻打荥阳,只怕也是凶多吉少,如今我们只有退守鄢邑,到那里之后再做打算。”

太叔此刻已经别无选择,只得带领部队前往鄢邑,但他没有想到,庄公当日出发之后并没有去往洛邑,而是一路来到了鄢邑并埋伏在这里,等到太叔人马一到,庄公就以逸待劳,大败太叔,而太叔手下的不少士兵在得知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已经投降庄公之后,也背叛了太叔,太叔只得带领余下的数百人逃往共城。

典故说春秋4:“其乐融融”,母子间的恩怨情仇庄公率领精锐部队一路追击过来,共城本就是个弱小城邑,再加上太叔此时缺兵少粮,人心涣散,因此在坚持了没几天之后共城就被庄公占领,太叔看到大势已去,只得拔剑自刎。

庄公进入共城后,面对弟弟的遗体,心里说不出的感觉,他觉得,太叔之所以会落得如今的下场,正是受到母亲不断的唆使的结果,因此庄公便将一切怨恨都算在了母亲头上。

回到荥阳之后,庄公就下令将母亲软禁在荥阳附近的城颖,临出发时他对母亲说:“你过分贪婪,不但害了二弟,也连累了郑国百姓,我们母子二人今生缘分已尽,不到黄泉,从此不再相见。”姜氏此时也感到万分的愧疚,听完庄公的话后一言不发的离开了。

可是等到这件事情过去之后,庄公内心的愤怒也逐渐平息了,面对着如今空旷的宫廷,庄公有些后悔自己对母亲的绝情。

过了一段时间,戍守颖谷的地方官颍考叔来到都城拜见庄公,这位颍考叔不但谋略过人,同时还是郑国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听说庄公和姜氏的事情后,便想要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等颍考叔到了荥阳后,庄公按照惯例在大殿上款待颍考叔,可是在吃饭的时候,颍考叔却将餐桌上的好肉都悉心的装进了随身携带的一个纸包里。

庄公十分奇怪,就询问颍考叔此举的缘由,颍考叔回答说:“小人家里有一位老母亲,还从来没有享受过主公的恩惠,因此小人想把这些吃得带回去让他品尝。”

典故说春秋4:“其乐融融”,母子间的恩怨情仇这一番话说到了庄公的伤心之处,庄公感慨的说:“你还能有母亲可以孝敬,真是让人羡慕,我如今却只能在心里思念我的母亲了。”

颍考叔故意问道:“夫人尚在世间,主公何出此言。”庄公便将太叔作乱和自己软禁姜氏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并且特意告诉颍考叔说:“寡人如今已经后悔,可是怎奈君无戏言,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颍考叔说:“既然主公已经后悔,那小人倒是有个主意可你让主公既不违背誓言,也能让主公母子二人重归于好。”庄公听了之后喜出望外,立刻问颍考叔自己该怎么做。

颍考叔说:“主公可以让人选择一处平地,然后向下挖,一直挖到有泉水涌出的地方,在那里修建一条隧道,一直延伸到城颖,在隧道的尽头筑一个地室,到时候主公母子二人在地室相见就可以了。”

庄公听了颍考叔的建议后,立刻让颍考叔带着几百名壮士按照颍考叔的说法挖掘地道,等到地道建成后,庄公事先进入到了地室,然后让颍考叔将自己想要和母亲相见的想法告诉姜氏。

再说姜氏在被软禁以后,也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越想越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两个儿子,如果当初不是自己偏心,也不会害的他们兄弟二人反目。因此当姜氏得知庄公专程派人来迎接自己与他相见时,立刻喜出望外,跟随颍考叔一路来到了地室。

在地室中母子二人久别重逢,不禁都潸然泪下,过往的一切恩怨顿时化解,庄公原本也有很多话要对自己的母亲说,但可能是太过于激动,最终只是说了一句:“没想到此生还能和母亲在这个隧道里见面,真是让人心情愉快啊。”

这就是“黄泉相见,其乐融融”的典故。

母子二人在经历了这一番波折之后,终于和好如初。可是太叔之乱却还有一个遗留问题没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太叔的儿子公孙滑。

典故说春秋4:“其乐融融”,母子间的恩怨情仇公孙滑起初被太叔派往卫国去借兵,可在他抵达卫国后不久,就得知了京城失守和太叔自杀的消息。为了给父亲报仇,公孙滑便向卫桓公诬告说庄公不顾亲情,不但杀了自己的弟弟,还将母亲囚禁。

卫桓公偏听偏信,他认为庄公太过无道,所以立刻派出军队帮助公孙滑攻打廪延,庄公得知卫国出兵之后,立即准备出兵抵抗,可公子吕却建议说:“卫侯是受了公孙滑的蒙骗才贸然出兵,主公应当写信向卫侯说明情况,以免伤了两家和气。”

庄公于是立刻休书一封,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给了卫桓公。卫桓公收到庄公的信后,知道自己上了公孙滑的当,立刻传令撤军,可没想到他的命令还没到,廪延却已经被卫国的军队占领。

庄公得知卫国人攻下廪延后异常愤怒,立即打算与卫国开战,好在卫桓公按照大夫石碏的建议亲自写信向庄公致歉,并撤走了占据廪延的军队,这场危机才最终避免,两国之间也和好如初。

而庄公也按照母亲的要求写信给卫桓公,请求他将公孙滑留在卫国并好好照顾,为太叔一族保留下一点血脉,后来公孙滑便老死于卫国。

庄公在彻底平息了太叔之乱后,原本以为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可是几天之后,自己留在平王身边的一个眼线突然回来向他汇报了一个重要情况,使得庄公不得不立即起身前往洛邑。

那么究竟这个眼线汇报了些什么事情,庄公后来又是如何处理的。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典故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