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把失败成为“败北”

“败北”是我们形容失败时常用的一个口头词,那么北和失败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不是“败南”或者“败东”呢,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会把失败成为“败北”根据古人的礼法讲究,方位词在过去一直都有着高低贵贱之分,南边一般代表最高等级,东西两面通常是平等的,而北面的地位最低。

因此如果是上下级关系,通常两个人都是南北相向,上级坐在南边,下级站在北边。而如果是平等的宾主关系,则一般是东西面向,东道主坐东,客人坐西。

正是由于这种等级的存在,因此南面在古人看来,都是象征尊贵、统治的意思,而北面则代表臣服、恭敬,所以对失败的一方,就用等级最低北字来表示对胜利者统治的屈服,从而也就有了“败北”的说法。

除了方位等级以外,从“北”字本身的也可以对“败北”的说法进行解释,而且这种解释更具有说服力,也被更多的人接受。

从字型上看,北字左右两边对称,很像两个人靠在一起,根据最早甲骨文的写法,北字就是形象的画了两个背靠背坐在一起的人,因此可以看出,北字最早与背字表达的意思相同,二者是同一个字。

根据东汉时期《说文解字》里对“北”的解释:“北,背也,二人向背”,也能看出北和背原系同一个字。

后来由于方位词的使用频率较高,为了表达上更为准确,才将二者进行区分,在原“北”字的基础上加了“肉”底,形成现在的背字,但当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偶尔也有二者通用的情况。

“北”因其字意而与失败联系起来最初始于春秋,在春秋战国的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形式通常是双方摆好阵势,互相叫骂理论一番,然后再进行短兵相接。

当一方战败向后撤退时,都是背向敌人而走,因此在古汉语中,经常会用“背向而走”来表示战败,又因为“北”和“背”意思相同,因此“北”就成为逃走的代名词。

孙武在他的《孙子兵法》中就曾写到“佯北勿从”,即不要追逐逃跑的敌人,以防其中有诈,可见在战国时期,北字用来表示失败的习惯已经开始形成,并且应用在了正式的行文里。

而到了西汉时期,“败北”的用法已经基本被确定,司马迁在《史记》里描写项羽最后一战时就曾写到,当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包围在垓下时,他带着手下仅剩的二十八名将士突围,并且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感慨说道:“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同样出自于西汉的另一篇文章《过秦论》,也出现了“追亡逐北”的用法,即追剿逃跑和战败的敌军。

再到后来,“败北”成为了一句常用的俗语,并逐渐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多个竞争性领域,包括比赛失利、考试落榜等,在任何角逐中失败的一方都可以用败北来表示。

更多经常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典故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