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典故——你知道“足下”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吗

“足下”是古人表示尊敬时候的一种称谓,多用于平级平辈之间,在先秦时期更是常见的交际用语,关于“足下”一词的来历,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个典故。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早年由于晋献公的宠妃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国君,便设计陷害太子申生,后来晋献公果然中计,以谋反罪逼死了申生。

趣味典故——你知道“足下”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吗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怕同样遭到杀身之祸,遍纷纷逃亡在外,夷吾躲到了梁国,重耳先是逃到蒲城,后来看有人追杀,就跑的自己的外婆家狄国。

夷吾二人走后,骊姬便如愿的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上了国君,然而却好景不长,他的两个儿子奚齐和卓子先后被他的政敌里克、丕郑等人杀死,晋国也因此而成为无君之国。

晋国失去国君之后,申生的妹妹害怕自己的父母之国就此覆灭,便请求自己的丈夫秦穆公出面,帮助晋国走出困境。

秦穆公便在晋献公流亡在外的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之间作对比,发现重耳为人正直,夷吾却心怀鬼胎。

秦穆公认为选择一个人品差的人做晋国的国君对秦国有利,因此便将夷吾推向了王位,是为晋惠公,重耳则继续在狄国流亡。

趣味典故——你知道“足下”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吗重耳在狄国期间,晋国一些有才能的人包括狐偃、介子推等人都追随他左右,后来夷吾在临死前想要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又怕死后他的哥哥重耳争夺王位,就派人前往狄国刺杀重耳。

重耳得到消息之后,便带着自己的一帮心腹逃离狄国,辗转卫国、齐国、宋国、郑国等多个地方,期间还娶了齐桓公的女儿齐姜为妻,最后终于在楚成王和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

晋文公在离开狄国后,几天几夜没有饭吃,逃到卫国时卫文公由于害怕没有让晋文公入城,晋文公一行只得绕道而行。

由于饥饿,晋文公便向城外的几个农夫要饭吃,农夫看到他们衣衫褴褛,不仅没有给饭,反而送来一把泥土羞辱晋文公。

后来晋文公饿的实在没有办法,他的心腹介子推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割下来煮熟了给晋文公吃,才勉强保住了晋文公的性命。

趣味典故——你知道“足下”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吗晋文公当上国君后,对当初帮助过他的人论功行赏,赵衰狐偃等人被被封为大夫,可是却漏掉了功劳最大的介子推。

介子推对此不但不恼怒,反而看不惯狐偃等人贪图荣华富贵,认为他们将上天的安排强行看成是自己的功劳,后来索性带着母亲躲到绵山隐居。

晋文公听说后,非常后悔,带着人到绵山去寻找介子推,介子推躲着不愿意出来。

晋文公知道介子推十分孝顺,因此为了逼迫他出来,便命人放火烧山,想着介子推会为了救母亲而出山。

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依旧不见介子推的身影,等到火熄灭之后,众人搜山时才发现介子推和他的母亲早已死在一棵大树之下。

趣味典故——你知道“足下”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吗晋文公痛苦万分,名人将介子推抱着的那棵树砍下来做成了木屐穿在脚上,看到脚上的木屐时便会想到介子推,因而经常悲伤的说:“悲乎足下!”。

足下一词便由此而来,后来成为人们常用的对他人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