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说春秋14:“楚武王僭号”,楚国雄起之路

“楚武王僭号”的典故发生在公元前704年,这是楚国从蛮夷之邦走向强大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僭号”这一行为的最早起源。

上回说到,周桓王率领三国诸侯讨伐郑国,结果却大败而回,导致天子在诸侯中的影响力严重削弱,各路诸侯便趁此机会开始发展自己的力量,而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楚国。

典故说春秋14:“楚武王僭号”,楚国雄起之路楚国是位于我国南方的一个诸侯国,其领地以湖南湖北两省为主,芈姓熊氏,要说到楚国的起源,大致可以追述到黄帝时期。

传说黄帝的孙子颛顼,是我国五帝之一,颛顼年少时曾因辅佐少昊有功而被封于高阳,于是就以高阳为氏,等少昊去世之后,颛顼便开始即位主政。

颛顼死后,接替他的人是帝喾高辛,而颛顼的孙子重黎则在高辛手下担任火正,也就是火师。据说重黎是最早发明钻木取火的人,由于他可以光融天下,所以高辛赐他名为祝融。

后来共工氏作乱,祝融奉命前去平叛,但却因为办事不利而被高辛诛杀,他的弟弟吴回则接替重黎继续担任火正,并沿用祝融的名字。

吴回成为祝融之后,在取火照明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部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后来他便因此被封在了河南新郑,所以新郑就被称为“祝融之虚”,这里就是楚国最早的发源地。

祝融氏族后来逐渐分成了八大姓,分别是:曹、彭、秃、董、妘、斟、己和芈姓,其中芈姓的代表人物名叫季连,他是祝融的孙子,在商朝时期,季连家族由于遭到驱逐而被迫南迁。

到了商朝末年,季连的后裔鬻熊受周文王之邀,协助文王起兵灭商,而他也因此成为文王的火师,楚国的国君后来以熊为氏,也是因为鬻熊的缘故。

大约到了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即位,成王与摄政的周公旦由于感念鬻熊的功劳,下令封赏其子孙,他的曾孙熊绎便因此而受封于荆湘之地,爵位为子爵,楚国由此正式建立。

然而此时的楚国还仅仅是位于河南南阳一带的弱小国家,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战斗力都无法与中原相比,但聪明的楚国人并没有选择与中原争雄,而是把目标锁定在了广阔的南方大地。

由于楚人拥有从中原带来的先进军事理论和农耕技术,与当时依然处于蛮荒时代的南方人相比,楚国则显得异常强大,自楚国的第六代君主熊渠即位后,楚国就开始了它的扩张之路。

等到楚国的第十七代君主熊通上任时,楚国已经在南方拥有了大面积领土,单从国土面积来说,当时的各诸侯中,也就唯有晋国能够与楚国相比。

这个熊通是楚国前任君主楚厉王的弟弟,公元前740年楚厉王去世后,熊通杀死了楚厉王的儿子然后自立为君,这就是楚国历史上有名的楚武王。

典故说春秋14:“楚武王僭号”,楚国雄起之路刚才说过,楚国在受封的时候仅仅是个子爵,那为什么熊通和他的哥哥熊眴死后的谥号都是王呢?

周武王建立西周之后,自己以“上天之子”的身份统领天下,称为“天子”,而他的宗族兄弟以及开国元勋都被封为了诸侯,诸侯又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

诸侯由于等级不同,对他的称谓也就不同。而王作为天子的专属称谓,任何诸侯都不得滥用,一旦哪个诸侯敢自称为王,那就是僭越行为,将会受到天子和其他诸侯的共同讨伐,刚才提到的楚国第六代君主熊渠就曾僭号称王,但由于当时在位的天子周厉王十分暴虐,令熊通感到惧怕,所以没过多久他又把这一称呼取消了。

而到了楚武王时期,楚国的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完全具备了与中原抗争的实力,就连雄霸一时的郑庄公此时也开始畏惧楚国,因此楚武王便也产生了僭越的想法。

但楚武王刚开始的时候还并不敢实施,因为当时在位的周桓王在诸侯之中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楚武王对于周王室仍然心存忌惮。

到了公元前707年,郑庄公在繻葛大败周桓王,导致周桓王颜面扫地,严重影响了他在诸侯心中的地位,于是楚武王便再一次打算僭号。

楚武王先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令尹斗伯比,斗伯比向他建议道:“主公如果贸然称王,不仅会引起天子不满,恐怕连其他诸侯也不会轻易答应,我认为应该先以武力征服四方,让各国诸侯看到我楚国的实力,然后再行称王,到那时就不会有谁再敢反对了。”

楚武王便问:“那我们讨伐谁最合适呢?”

斗伯比回答说:“如今南方各国中,唯有随国的实力最强,而随侯恰好也是天子的亲戚,我们就拿随国开刀,先派人去向随国求和,如果对方答应,主公就顺势让随侯替您去向天子请求称号,而如果他不答应,那主公正好以随侯无礼出兵征伐,以此向各路诸侯彰显我大楚的国威。”

斗伯比的这一番分析让楚武王十分满意,于是他亲自率领大军前往随国,等到了暇地之后,楚武王下令军队停止前行,然后派大夫薳章去面见随侯,约定和谈之事。

典故说春秋14:“楚武王僭号”,楚国雄起之路随侯送走了薳章之后,立刻将他的左右心腹二人叫来商议,这两人,一个叫季梁,耿直刚毅,另一个叫少师,擅长阿谀奉承。

季梁首先说道:“楚人向来多诈,如今楚子引大军进犯,主公不可不防,我认为眼下应当立即整顿军马,随时准备与楚人决战。”

少师却反对说:“我们与楚人素无仇怨,而楚国又主动讲和,主公只需要派臣去与楚国达成协议就可,何必用兵。”随侯本来也不想与楚为敌,听少师如此说,就派他去出使楚营。

斗伯比听说随国方面派来了少师,立即对楚武王说:“随国是南方的第二大诸侯国,在其他诸侯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随人比较骄傲,而这个少师更是个自以为是的人,等他来了之后,主公可将我军的精锐力量隐藏起来,只把一些老弱病残展示给他,少师则一定会更加狂妄,从而落入我们诱敌深入的圈套中。”

楚武王问道:“少师虽然狂妄,但季梁是个谨慎之人,有他在随侯身边,随侯未必会中计。”

斗伯比回答说:“少师善于拍马屁,早晚会得到随侯的宠信,咱们现在这样做,就是提前在随侯身边埋下一颗炸弹。”

楚武王于是按照斗伯比建议,将寨门到中军帐前的士兵全部换成老弱之人,等少师到来之后,看到楚军如此羸弱不堪,果然信心倍增。

典故说春秋14:“楚武王僭号”,楚国雄起之路之后少师便代表随国与楚武王签订了盟约,然后在武王的欢送之下返回随国。

而等少师刚走到随国城外时,就听人说楚军已经全部退却,于是他立即进城面见随侯说:“楚军徒有其名,实则弱不禁风,根本不是我军的对手,臣刚和楚国定盟,楚国便急于撤退,可见楚国对我们十分畏惧,如果主公能给予臣一支精锐部队,那臣必定能将熊通的首级献给主公。”

季梁立即阻止道:“楚国兵强马壮,近年来屡次征战接连得手,从未听说过楚军羸弱,这其中必然有诈,主公现在既然已经与楚国讲和,那就万万不可再起争端。”随侯毕竟还是畏惧楚武王的,所以就没有采纳少师的建议。

再说楚武王回国之后,就按照斗伯比的建议写信给随侯说:“如今南方兵戈不断,问题复杂,而天子远在洛邑,无暇顾及,所以我劳烦君侯去面见天子,请求天子加封我天王称号,使我可以帮助天子管理南方诸国。”随侯由于惧怕楚武王,收到信后果然动身前往洛邑。

对于这种无礼要求周桓王当然不会答应,随侯于是将桓王的答复写信告知了楚武王,没想到楚武王看完信后后大怒说:“我的祖宗(鬻熊)曾经给他的祖宗(周文王)当老师,我们又常年在此帮他们管理条件最为艰苦的南方地区,如果没有我们,他们哪能稳坐江山,现在竟然连区区一个称号都不给,我索性不求他了。”

于是在公元前704年,楚武王正式僭号称王,以后楚国的国君都以大王作为称谓,死后的谥号也同样冠之以王。

典故说春秋14:“楚武王僭号”,楚国雄起之路周桓王尽管对此十分不满,但由于他在军事上败给了郑庄公,很难再号令诸侯,所以只得忍气吞声。

这就是历史上“楚武王僭号”的典故,楚武王也由此开创了诸侯僭号的先河,比第二个成功僭号的魏惠王早了三百年,而湖北某些地方后来经常流传的那句方言“老子就是不服周”也是由这个典故而来。

楚武王的成功僭号,也正式标志楚国开始走向强大,就在武王僭号的当年,他就按照斗伯比的建议,在沈鹿召集南方各国诸侯国前来参加会盟,以此确定他汉东霸主的地位。

在收到楚武王的邀请后,巴、庸、邓、绞等小国由于惧怕楚国的威力,都按时赶来参会,并当场表示愿意臣服,唯有随国和黄国没有参加。

会盟结束后,楚武王问斗伯比应该如何处置二国,斗伯比回答说:“可先派人去两国问责,如果他们愿意臣服就不再追究,如果继续负隅顽抗,到那时再出兵讨伐也为时不晚。”

于是楚武王便派薳章去出使二国,黄国国君见到薳章之后立刻请罪屈服,唯有随侯却仍不把沈鹿大会当回事。

斗伯比得知这一情况后告诉楚武王说:“随侯能如此嚣张,定是由于季梁已经失宠,而少师得到了的信任,我们当年埋在少师那里的炸弹现在正好可以发挥作用,眼下就是讨伐随国的最好时机,大王也可借此杀一儆百。”

于是楚武王亲自率领大军赶赴汉水沿岸驻军,季梁得知楚军到来立即建议随侯向楚武王请和,可少师却说:“楚国老弱不堪之兵,来了就是送死,这是主公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机。”

随侯此时已经被少师的话完全迷惑,因此亲自率领大军前去与楚国决战。在战事开始前,季梁又建议道:“楚军分为左右二军,楚人向来以左为上,其国君必定在左军,因此右军的兵力肯定要弱的多,我们应当避实就虚,专攻他们的右军,右军一旦攻陷,敌军必然溃败。”

这是个很好的破敌之策,可是少师却反对说:“我们是礼仪大国,岂能出此下策令蛮夷之邦耻笑,要打就打他们实力最强的部队。”

典故说春秋14:“楚武王僭号”,楚国雄起之路随侯便采纳少师的建议,直奔楚国左军而来,走到速杞时与遇上楚国主力,楚人各个骁勇善战,双方一开战,随军就被杀得大败,少师也死在了乱军之中,好在季梁拼死抵抗,才保住了随侯的性命,随侯只得带领少数人马狼狈的逃回了随国。

回到随国之后,随侯对季梁说:“寡人悔不听爱卿之言,连累三军受苦,如今只有请求爱卿去向楚人求和,以保住我宗庙社稷。”于是季梁便带着聘礼来到楚国,而楚武王也按照斗伯比的建议与季梁定下盟约。

在收复随国之后,楚武王又开始了他在汉东的下一步战略布局,可接下来的一次战争中,楚军主将却由于其个人的严重失误,竟然导致楚国遭遇惨败,还差点因此断送了楚武王多年的心血。

那么这个主将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失误又是怎么回事?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典故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