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说春秋81:“人莫予毒”,失策的楚成王

成语“人莫予毒”经常用来形容消灭劲敌之后的愉悦的心情,早在春秋时期,晋文公就曾用它来形容自己得知某人死讯时候的兴奋之情,因而有了这样一段典故。

上回说到,晋文公在城濮大败楚军,兴高采烈的带着部队准备返回绛邑,可当他走到衡雍时,从楚国方面传来一个消息,让晋文公临时改变了行程。

这个消息是关于楚军主将成得臣的,成得臣作为本次战争的总指挥,打了败仗,自然要承担责任,按照楚国的军法,败军之将罪当问斩,况且这一仗还是他不顾楚成王的反对坚持要打的,所以楚成王肯定不会放过他。

成得臣自己心里也明白这一点,在离开城濮之后的一天夜里,他把副将斗宜申、斗勃以及自己的儿子成大心等人都叫到跟前,准备向他们安排后事,然后以死谢罪。

斗勃听了成得臣的打算后安慰他说:“这次我们虽说打了败仗,但好在将军在关键时刻行事果断,保全了中军,因此我军伤亡并不大,那些战死的多数都是陈、蔡两国的士兵,只要我们回去休整上三五个月,还有雪耻的机会,将军罪不至死,大王也会酌情考虑。”

典故说春秋81:“人莫予毒”,失策的楚成王

成大心、斗宜申等人也在旁边不住的劝说,成得臣心里产生了一丝犹豫,可他又觉得以楚成王的脾气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所以又说:“不管怎样,我都是打了败仗,而且这里还有抗旨之罪,无论哪一条,都是死罪。”

成大心给成得臣出了个主意,他对成得臣说:“是不是死罪,那都是大王的一句话,该由大王亲自决定,大王现在还驻扎在申邑,父亲不如直接去向大王当面谢罪,倘若那时大王仍然不肯饶恕父亲,您再谢罪不迟。”

成得臣说:“只怕大王过于恼怒,不给我说话的机会就要将我问斩。”斗宜申说:“那您就写一封信给大王,将这次战争的经过向他做个汇报,再由大王定夺。”

成得臣觉得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于是听从斗宜申的劝告,命人取来纸笔,给楚成王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其中隐含着他对这一仗的悔恨和歉意,希望能借此打动楚成王。

信写好后,成得臣就派人送往申邑,他自己也带着军队往申邑赶,等到那里的时候,楚成王早已离开,只留下一个贴身侍从给成得臣带来一段口信,成得臣赶紧跪在使者面前敬听,使者用楚成王的语气对他说:“这次战败,虽然不全是子玉的错,寡人也有心赦免你,可怎奈申、息两地的士兵当初都跟着子玉一同上了战场,如今他们几乎全部埋骨他乡个,唯有子玉一人回来,不知子玉该如何面对申、息的父老乡亲。”

成得臣听完这话,心顿时凉了下来,他知道楚成王这是不肯原谅他,故意拿申、息的百姓说是,目的还是想让他死,成大心和斗越椒也听出了话里的味道,赶紧跪下来向使者求情说:“战争打完之后,子玉当即就要自杀,是我等认为大王爱惜人才,一定会放过子玉一命,这才劝他跟我们一起回来,希望贵使能把这个情况汇报给大王。”

典故说春秋81:“人莫予毒”,失策的楚成王

使者应声答应,然后骑上快马飞奔郢都,成得臣也只有带队继续往郢都进发,一路上都在盼着楚成王的赦免令能送来,然而等他一直到了连谷、离郢都只差七十多里路的时候,仍然不见楚王的赦令,成得臣知道楚成王已经下了决心,只好再次把斗宜申等人叫到跟前对他们说:“大王执意要惩罚败军之罪,看来我是难逃一死,等我死后,就由子西负责统率全军,尔等回去见了大王,务必要代我向他谢罪。”

斗宜申含着眼泪答应下来,又领着众人跪在成得臣面前连磕了好几个头,这才带人退出营帐,只留成得臣一人在帐中。当天晚上,成得臣便用那把跟随自己多年的宝剑结束了他的生命。

第二天,成大心收敛了成得臣的遗体,然后向斗宜申请示如何启程,斗宜申说:“这次兵败,岂是子玉一人之过,我与子椒身为副将同样难辞其咎,回去见了大王也不会有好下场,只有追随子玉一同赴死,日后军中之事就只能拜托给你了。”

成大心听完大吃一惊,赶忙上前解劝,可斗宜申根本不顾成大心,自顾自的取出一条白绫,准备上吊而死,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忽然传来消息,楚成王派人来传旨,不再追究成得臣等人的败军之过,从成得臣往下,无论大小官吏一概免死。

原来楚成王原本的确是打算要将成得臣处死,但子文想到成得臣毕竟是他当初推荐给楚成王的,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于是就想替成得臣等人求情,但他也知道楚成王肯定不会轻易答应,因此便在楚成王面前提起一人,这个人名叫范巫矞,是楚国范邑的一个相士,由于他在占卜问卦、预测吉凶方面挺有几分手段,因此颇受楚成王重视。

两年以前,范巫矞被召进郢都为楚成王卜卦,经过一番仪式后,范巫矞得出一个结论:楚成王、成得臣和斗宜申三人都将横死,楚成王当时对这个结果还很不满意。

典故说春秋81:“人莫予毒”,失策的楚成王

等到斗宜申带着部队回到郢都后,楚成王也不敢再追究其责,好言安抚了众人几句,又下令将得臣厚葬,然后就打发斗宜申等人离开了。

几天以后,成得臣的葬礼在斗宜申的主持下顺利完成,楚成王办完了此事,又想起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该由谁来接替成得臣担任令尹。

楚成王为此又把子文找来商议,子文忽然想起一人,他对楚成王说:“当初在大战之前,就有一人曾向臣预言说,子玉骄躁易怒,难堪大用,这次出征必败无疑,如今看来,那人倒有几分见地。”

楚成王问此人是谁,子文回答说是蒍贾,楚成王有些犹豫:“那蒍贾不过十三四岁,纵使有些才华、但终究资历太浅,若让他担任令尹,国人定然不服。”

子文建议说:“常言道严父出孝子、名师出高徒,蒍贾能有这般才华,想必他父亲也非等闲之辈,不如就让蒍吕臣担任令尹如何?”

楚成王觉得这个提议有几分道理,于是就命人草拟诏书,任命蒍吕臣为令尹。

典故说春秋81:“人莫予毒”,失策的楚成王

在那个年代,各国都会在对手国家安排许多密探,以便及时掌握敌人动向,因此成得臣自杀和蒍吕臣接替成得臣担任令尹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晋文公耳朵里,晋文公喜出望外,对先轸等人说:“子玉一死,楚国再也没有能害我之人,如今蒍吕臣接替令尹,此人奸诈自私,不懂得为百姓谋福祉,寡人再无忧虑了。”

成语“人莫予毒”正是由此而来。

与此同时,郑文公也派大夫子人九带着礼物来赶到衡雍来拜见晋文公,为他在城濮之战协助楚国一事请求晋文公的原谅,晋文公倒也痛快,当即派栾枝跟随子人九一起到郑国去向郑文公回礼,并邀请郑文公来衡雍会盟。

晋文公收服了郑国,又少了楚国的后顾之忧,心里十分得意,他也开始着手谋划一项更大的战略。

那么晋文公将要谋划的战略是什么,他又将如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