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为奸》成语典故

狼狈为奸

《狼狈为奸》成语典故

狼和狈互相勾结偷羊

【出处】

《博物典汇》:狼前二足长,后二足短;狈前二足短,后二足长;狼无狈不立,狈无狼不行。

【译义】

狼和狈常合伙伤害牲畜,因此用来比喻相互勾结干坏事。

【故事】

狼和狈是两种野兽,它们长得十分相似,性情也十分相近。它们之间所不同的是,狼的两条前腿长,两条后腿短;而狈正好相反,它的两条前腿短,而两条后腿长。这两种野兽,常常一起出去偷吃人类蓄养的家畜,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

传说有一次,一只狼和一只狈一起走到一农民的羊圈外面,知道里面有好多羊,便打算偷一只来吃。可是,羊圈筑得很高,又很坚固既跳不过去,也撞不开门,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它们商量了一下,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狼骑在狈的颈上,再由狈用两条后长腿站立起来,把狼扛得高高的,然后狼再用它的两条长长的前腿,攀住羊圈,把羊叼走。

于是,那狈便蹲下身来,让狼爬到身上,然后用前脚抓住羊圈的竹篱,慢慢地把身子站直。等狈站直后,狼将两只后脚站在狈的脖颈上,前脚抓住竹篱点一点地站直,把两只长长的前脚伸进竹篱,猛地抓住了一只在竹篱旁的羊。

在这次行动中,如果只有狼,或只有狈,都一定没办法爬上羊圈把羊偷走。可是,它们却会利用彼此的长处,互相合作,从而把羊偷走。

后来,人们就根据上面这则故事,引申出“狼狈为奸”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两个或几个人聚集在一起,互相勾结做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