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出自 唐朝 殷尧藩的《端午日》

古诗原文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译文翻译

译文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注释少年:年轻。艾符:艾草和驱邪符。榴:石榴花。贤愚:圣贤,愚蠢。垂名:名垂青史。

 

注释解释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少年:年轻。

不效艾符趋(qū)习俗,但祈(qí)蒲酒话升平。艾符:艾草和驱邪符。祈:祈望。

鬓(bìn)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鬓丝:鬓发。榴:石榴花。

千载贤愚(yú)同瞬息,几人湮(yān)没几垂名。 贤愚:圣贤,愚蠢。垂名:名垂青史。湮没:淹没,消失,毁灭。

 

创作背景

这是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来说事,可见那时的端午节是非常热闹,很有节日气氛: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1]诗的品质不是很好,也难寻一两句醒目的佳句。

 

诗文赏析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这是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来说事,可见那时的端午节是非常热闹,很有节日气氛: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诗的品质不是很好,也难寻一两句醒目的佳句。